“民博”的美麗與哀愁—威海首家民博轉正路
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,就在一個月前,威海首家民辦博物館獲批,成為全國僅有的500家民辦博物館之一。獲批的是位于臨港區的毛澤東像章紀念館,投資人是蔄山鎮一家本土房產企業負責人于國杰。
既然現在全國只要500多家官方認可的民辦博物館,想必審批過程極為嚴苛。那于國杰為什么要申報博物館,中間經歷了怎樣的故事?有了民辦博物館的“名分”,像章紀念館館是否一定“前程似錦”?
威海毛澤東像章博物館想給像章更好的未來
之所以申報博物館,緣起于保藏者于國杰對像章的癡迷。由于喜歡,所以他期望能夠給自己保藏30多年的像章們一個“名分”,將它們“光明磊落”地展現給大家。
于國杰是山一家房產企業的老總,從1978年起開端保藏像章,到2007年藏品已達150多萬枚,總重120噸。
“像章里有一個時代的回憶,我想讓更多人看到它?!背鲇谶@樣的主意,2007年,于國杰就騰出了公司一幢五層的辦公樓,想把像章掛出來小范圍展現。
但數以百萬計的像章,要分門別類展現出來是一項雜亂的工程。
不懂技能,于國杰就從全國尋高人協助收拾。終究,通過幾個月的尋覓,由北京、煙臺等地博物館體系技能人員組成的27人專家小組成立了。技能人員決定從載體、造型、保護三個方面下手收拾像章。載體上,選用黑布為底的鏡框;造型上考究變化力求給人藝術美感;文物保護上留意全封閉、通風去濕。
11個月之后,像章全部入框,于國杰為此付出了340萬元。
即使如此,他仍然不滿意?!拔乙谟猩陮⑦@些像章像模像樣展現出來,給像章一個‘名分’?!庇辛诉@樣的信念,他將像章們安放在辦公樓展現的同時,又在臨港區管委旁邊擇地開建新館。
為了新館,他一下就投入了1.4個億。在于國杰看來,這樣的投入是值得的,由于“如果能夠在全國‘掛上名’,對像章館的知名度和后續的像章保護工作必定有協助?!?/span>